新闻中心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新闻中心 >麦可思反响

21经济网:新工科专业崛起!高考报志愿应锚定大赛道、次新专业

 

高考结束,填报志愿即将开启。考生应该报考什么专业?未来的就业前景是重要考量因素。

6月11日,麦可思研究院发布《2025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》(下称《报告》),这是对全国17.1万名2024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,覆盖了474个本科专业。

《报告》显示,2025年本科绿牌专业包括: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、微电子科学与工程、机械电子工程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、车辆工程、机器人工程,均为工科专业。

据麦可思研究院有关负责人介绍,《报告》每年都会对专业的就业形势进行预警,基于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落实情况、薪资水平和就业满意度,结合国家战略和重点发展领域对人才的需求,以及专业布点的动态调整,综合定位出"红黄绿牌"专业。

这些绿牌专业,对于考生报志愿选专业有何启示?

它们都是面向大赛道的次新专业,锚定的是国家战略急需领域,专业设立至今约十几年时间。这提醒考生:选专业时既要有前瞻性,又不能盲目求新,从而在大学四年毕业后打开就业天地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就业绿牌专业本身也发生了强烈的格局变动,几年前,面向互联网行业的相关专业风生水起,但如今被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专业所取代,可谓新潮压旧浪。

就业综合质量高

"绿牌专业"是指就业落实率、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,且市场需求增长的专业,堪称就业市场的"绩优股"。

《报告》显示,2025年本科绿牌专业包括: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、微电子科学与工程、机械电子工程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、车辆工程、机器人工程,均为工科专业。

其中,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工程技术工作,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成为电厂操作人员,机器人工程专业毕业生则主要从事机器人工程技术工作。

"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芯片、碳中和、智能制造等国家战略急需领域密切相关,是当前政策重点扶持领域,科研经费和产业投资密集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、车辆工程属于传统行业升级方向,也展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。"上述麦可思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说。

从近五年本科绿牌专业榜单来看,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、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均上榜4次;机械电子工程、能源与动力工程、信息工程均上榜3次;车辆工程为首次上榜。

鲜少有专业能够持续稳居绿牌专业榜单。统观近年来本科绿牌专业榜单变化可以看出,能源动力类、电子信息类专业强势霸榜,展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。这些专业兼具战略必需性、技术不可替代性与市场强需求性,在政策、产业、技术三重红利叠加下,形成"需求刚性高—供给稀缺性强—就业持续性长"的正向循环。

这些绿牌专业在就业市场中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,其就业质量更以"高薪资、强匹配、高满意度"的特征成为优质范例。

比如,根据报告,2024届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平均月收入高达7282元,位列本科高薪专业的第2位;2024届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平均月收入为7018元,位列本科高薪专业的第10位。

再比如,四川大学2024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生主要行业去向为"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",占比超过70%,近九成毕业生在国有企业就业。

投身国家战略急需领域

今年的绿牌专业,对于考生报志愿选专业有何启示?

首先,这些专业锚定的是国家战略急需领域,提示考生要在时代大机遇之中寻找个人发展机遇。教育部部长怀进鹏6月1日在《求是》杂志发表文章指出,锚定国家重大战略急需,深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。建好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,完善就业与招生、培养联动机制。

比如,当前,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高层次人才紧缺。复旦大学2024年7月提交的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置申请表中写道:未来5年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的骨干、高层次紧缺、领军人才需求近十万名,而国内具有培养能力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每年所能培养的人才约1—2万人。

其次,这些专业普遍设立的时间约十几年,属于次新专业,既形成了较稳定的培养方案,又有很大的发展潜力。

微电子科学与工程、机械电子工程、车辆工程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都是2012年正式出现于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》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个老牌专业,1998年由多个专业合并为现专业。机器人工程最"年轻",2016年通过审批在东南大学等高校首次设立,2020年进入专业目录。

作为次新专业,它们既没有老专业那样学生规模大、就业竞争激烈的短板,也没有新专业培养方案尚待完善、就业市场还需开拓的弱点。

阳光高考网信息显示,截至2023年底,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只有6000—7000人,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只有7000—8000人,即便是老牌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,毕业生规模也不到10万人。这给了相关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极为有利的供需匹配优势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绿牌专业在短时间内也会出现格局性变化。

《报告》显示,曾在过去多年一度霸榜的计算机类专业,如信息安全、网络工程、软件工程,近三年来均未进入绿牌专业榜单,显示了产业更迭背景下的专业发展动向。

"目前计算机类专业本科毕业生遇到一个比较普遍的情况,即由于入门级岗位竞争激烈,受更高学历求职者挤压,虽然月收入跟其他专业比还是较高,但跟自身比增长有限。"麦可思研究院相关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道。

这增加了考生报志愿选专业的复杂性,但即便没有成为绿牌专业,上述计算机类专业在就业时依然存在明显优势。比如,信息安全专业已连续多年位列毕业半年后薪资排名第一,今年《报告》显示同样如此,平均薪资高达7599元。

  来源:21经济网,2025-06-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