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《中国-世界高等教育趋势报告(2025)》正式发布
2025年1月1日,《中国-世界高等教育趋势报告(2025)》正式发布,这是麦可思连续第三年发布的高等教育趋势报告。报告指出,在社会经济发展及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下,传统的学科、专业、课程迎来重大调整。为了适应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,一批专业被新增、撤销。据统计,近十年新增专业近2万个,其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以新增760个居首(不含二学位);撤销专业数量也从2014年的67个增长至2023年的1628个,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撤销数量(158个)最多。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并融入社会各领域,一批职业率先受其冲击,翻译、"码农"首当其冲,相关专业不得不探索新的人才培养路径。在此背景下,人工智能素养培养也被提到新的高度,许多顶尖高校已将其列为必修课。
与此同时,新生人口的持续下降给师范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。生源下降已开始冲击学前教学阶段。教育统计公报数据显示,近三年幼儿园数量减少了7%,在园人数减少了15%。尽管小学阶段暂未受影响,但此前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"小学在学规模在2023年已达峰",从数据来看,小学学校数量也在减少。生源下降将接连冲击各类学校,许多师范院校已行动起来,积极探寻破局发展之路。
中国高教趋势事件具体如下——
01 史上最大规模专业调整潮来袭
02 AI冲击就业 翻译、"码农"首当其冲
03 人工智能成必修
04 师范教育进入"减量"时代
05 聘任新形式涌现 高校教师"铁饭碗"被打破
报告同时指出,放眼全球,AI正在加速颠覆传统的高校教学。美国数字教育委员会(Digital Education Council)2024年所做的调查发现,绝大多数美国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在使用人工智能工具。但另一机构的调查显示,在被访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中,只有1/5的人认为他们的大学已做好准备应对AI对大学的影响。因此加强师生AI素养培养是当务之急。
与此同时,经济危机、生源减少等因素叠加,迫使全球大学倒闭潮来袭。根据英国学生事务办公室(Office for Students)的报告,2023—2024学年,约有40%的英国大学可能会出现"财政赤字"的尴尬局面,由于申请人数骤降,该国多所大学正面临倒闭风险;2023年6月,参考消息网援引《日本经济新闻》报道称,当前日本少子化正在以超出教育界预想的速度发展,或将导致超200所大学因缺少生源而倒闭;据韩国《人口变动和未来展望:地方高校领域》预测,该国现有的380余所大学,将在2042—2046年期间腰斩至190多所。在此背景下,全球范围内的许多高校大刀阔斧地实施改革,旨在断臂求生。其共同举措是加大对就业高回报学术项目和课程的投入,文科专业因此面临更为严格的就业审查。
另外,因全球多国合力的推动,以绿色教育为代表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也逐成高教发展趋势。
世界高教趋势事件具体如下——
01 AI颠覆高校教学
02 大力推动就业高回报课程
03 文科大撤退?
04 倒闭潮中大学探寻自救之路
05 绿色教育成高教发展趋势